【健康科普】分娩及产后黄金72小时,母乳喂养成功第一步
产后头三天是母乳喂养建立的关键期!初乳虽少,却蕴含惊人营养与免疫精华。抓住这黄金72小时,就能为宝宝奠定健康基石!
产房即刻:生命第一课(产后1小时内)
肌肤接触:宝宝娩出后立即擦干,让宝宝趴在妈妈胸前进行持续不少于60分钟的肌肤接触。宝宝的寻乳本能将被唤醒,这是母乳喂养的完美开端。
早吸吮:在宝宝出现寻乳表现时,温柔协助宝宝含接乳房完成第一次吸吮。这不仅能刺激乳汁分泌,更能促进子宫收缩,减少出血风险。
产后第一天:初乳珍贵如金
初乳特点:量少(每次可能仅几滴或几毫升),质地稠厚呈淡黄色或金黄色。这是宝宝的第一剂天然疫苗,富含免疫球蛋白和生长因子。
按需哺乳:宝宝有寻乳信号(张嘴、转头、舔手、哭闹)就喂,每天不少于8-12次。每次哺乳时间由宝宝主导,吸吮一侧或双侧均可。
正确含乳:宝宝嘴巴张大像打哈欠,含住大部分乳晕(下唇含住更多),下巴紧贴乳房,吸吮缓慢有力。妈妈感到舒适,无乳头疼痛是含乳正确的标志。
宝宝表现:大小便次数少(第1天至少有1次墨绿色胎便,1-2次小便),体重可能生理性下降,睡眠时间长属正常现象。
产后第二天:建立默契的关键期
哺乳频率:继续保持频繁有效吸吮(8-12次/24小时)。夜间哺乳对维持奶量至关重要。
观察宝宝:胎便逐渐转变为黄绿色过渡便。小便次数增加(2-3次),颜色应清亮或浅黄。
妈妈感受:乳房可能感觉更充盈,哺乳时产后宫缩痛可能较明显,这是正常且有益的。妈妈要保证休息,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和充足水分。
产后第三天:迎接泌乳关键期
生理性乳涨:通常发生在产后3-5天,乳房可能明显胀满、温热,甚至有点紧绷。这不是堵奶,而是泌乳量开始增加的信号!
应对乳涨方法:
频繁哺乳:增加喂奶次数是缓解肿胀最有效的方法。
正确含乳:确保宝宝有效吸吮移出乳汁。
冷敷缓解:哺乳后或两次哺乳间,可用冷毛巾冷敷乳房减轻不适(避开乳头乳晕)。
反向按压软化乳晕:哺乳前轻柔按压乳晕使其稍变软,更利于宝宝含接。
宝宝表现:大便应转变为黄色,次数增加(通常3次或以上/天),小便次数显著增加(6次或以上/天),尿色浅黄或清亮,体重开始回升。
重要预警信号(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)
出生第4天,大便仍未转变为黄色。
宝宝精神萎靡、反应差、哭声弱或异常尖声哭闹、皮肤明显发黄。
妈妈乳头持续疼痛、破损,或乳房出现局部红肿热痛伴发热。
黄金法则:信心、耐心与支持
信心:绝大多数妈妈都能分泌足够乳汁。初乳量少是正常的,宝宝的小胃只有玻璃弹珠大小(5-7ml)。
耐心:母婴配合需要时间学习和磨合。你和宝宝都在努力适应新角色。
支持:家人的理解、鼓励和实际帮助,照顾妈妈起居,分担其他事务,是坚持母乳喂养的强大后盾。
乳汁是宝宝最完美的食物,而你的身体正为此精心准备。产后头三天,每一次拥抱、每一次吸吮,都在为宝宝的健康未来打下坚实基础。武宁县人民医院门诊二楼妇产科设立了母乳喂养指导门诊。
母乳妈妈们,如遇任何喂养疑问,请来武宁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母乳喂养指导门诊咨询。
咨询电话:产科叶护士长15979986781。
地址:门诊二楼妇产科
> 产后第1天没奶?别担心!宝宝自带能量包,珍贵初乳几滴就够!
> 第3天乳房硬得像石头?这是泌乳信号,勤喂多吸是关键!
> 宝宝哭闹不一定是饿,肌肤接触是最好安抚剂。
> 按需喂养,而非按时——宝宝的小嘴就是最佳催乳师!
后续将推出《应对生理性乳涨全攻略》及《母乳喂养常见问题解答》,敬请关注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